close

氣功,乃是武術的生命力,光練拳而不練氣功,則只有外形而沒有內勁,自然無法展現拳術應有的勁道。然而,外在的招式易學,但是內在的氣功養成,可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從三月份的基礎氣功班,我們學到了腹式呼吸、體呼吸以及氣息控制法的基礎概念,在平日我們就應該養成練習基本氣功呼吸法的習慣,除了為儲養丹田的氣息紮根,也是為了五月的中階氣功課程打好基礎。如果沒將手上的氣感練出來,那麼要去做中階氣功裡的「捲浪法」和「按氣法」恐怕會像混水模蝦一樣,抓不到感覺,充其量只是在做有氧體操罷了。 我們從基礎氣功班學習如何用腹式呼吸練氣,將氣穏於丹田,並藉由體呼吸的訓練去體驗三關九節的開合,以及運用穏於丹田的氣息,經由身體的開展,調整手與身的空間而做到氣息控制。 

中階氣功班的課程內容,則是藉由上述的基礎來練習如何運氣以及發勁,在應用上有「捲浪法」、「按氣法」、「震身法」以及「傕勁法」,而這些功法除了須要腹式呼吸的基礎外,仍須學會「逆式呼吸」。

逆式呼吸是吸氣時將下丹田的氣上提至膻中(中丹田),於呼氣時將氣回衝下丹田的呼吸法,就好比丹田與膻中各成一個氣閥而於吐納之間互相開合調節,此法廣泛應用於套路拳術(尤其是洪拳)。而藉由丹田的提氣及下聚產生體內的空間變化,加上身體空間的開合,將意念整合於前端(手掌)而發出勁道。 

茲將各項功法記要如下:

1.捲浪法:      

功法:將氣息上提捲起,意念穏於膻中,再讓氣自然下沉。彷如雙手捲起了一團棉花,維持雙手的氣感順著讓這團棉花往下飄落。在這捲浪的過程中,手上的「氣感」要秉持不變,肢體外形不能固定,不能停止(固定、停止就是斷)要用更大的空間去帶動身形。捲起那一層氣息,讓「形勢」和「波浪」出現(有如興風作浪之勢)。將氣息捲起來後,聽勁,順氣而下。

應用:先以手貼住對方,去感受對方的三關九節及氣息,並讓出空間形成一個波浪(形勢如波浪),將氣感藉由手與身體的開合往上提起而形成一個內在迴旋力,以此力道化解對方的攻勢,甚至將對方捲起。 

2.按氣法:

功法:如上式前段,將提起的氣息穏定於膻中,含身並展開身體的空間,呼氣時以逆式呼吸以雙手將氣息向下按,彷如以雙手托起氣球再將氣球按下。

應用:聽氣按住對方的氣息並連動對方的重心,讓它產生一個「偏位」,再順勢按下去。如遇阻力按不下去時則先將前端氣息秉持住並回歸丹田中心,打開身體的內空間再按下,如此便可主動將對方的攻勢按下。

在練習時尤其要注意空間的開合,才不會有關節折點等抗力出現。初學者經常將捲浪與按氣搞混,或跟本搞不清楚這兩者有何不同。簡單的說,捲浪是將對方的氣息捲起,讓對方的重心浮起來;而按氣則是將對方的重心按下去。這兩者力的方向和應用面是不同的。捲浪是浮;按氣是沉。

3.震身法:

運用丹田的震動傳達到前端手掌而產生的內勁逆式呼吸,吐氣時將膻中的氣回衝丹田使丹田產生震動,以意念將此震動與身體內空間的開合做成整合而使氣息傳達至前端手掌而發勁(寸勁)。 

功法:本功法必須先練習丹田本體的集中震動,先將氣吸飽於丹田,微吐氣同時吐掉身體週邊的濁氣,將力量微收並將剩餘的七、八分氣由膻中回震丹田。氣震時提肛並由口吐氣,舌抵上顎才不致使頭部搖晃。震動時將意念集中秉持於丹田,不要讓身體產生晃動,因為身體的晃動越多丹田的震動就越少。

應用:聽氣,於接觸點感受對方氣息,並拆對方氣息。令氣感先行腰馬隨手,於動作時必須化解自身上的硬結及折痕。丹田震動時常因身體的震動太大而無法集中震身,身上有硬結及折痕便無法使內勁傳達到前端。先將丹田本體的震動做出來,再延伸至身上其他關竅,沒關竅就借週邊關竅。

初學者常以為擠壓下腹部就是在震動丹田,其實那只是肌肉的彈性訓練而已。先訓練丹田震動的力量集中,再導入方向。不要出現有些位子的不均衡,讓震動瞬間集中,讓所有的線轉回去(自我整合)

4.傕勁法:

功法:以身調氣, 以氣摧力,使氣息穏定意念在前端,氣息三關不可閉,循身體的軌道產生空間變化而傕動意念的勁道。

應用:以蛇拳的圈手為例,以一圈、二圈、三圈藉螺形延展集中把力量傕送出去。以三度橋手為例,讓感覺先出去,意念在前端再提氣,才能使勁道往外,化內勁為外勁,使內外合一。

與對方接手時,不要去打骨架,要把對方的氣引上來並摧動之。摧勁的目的是破壞對手平衡,只要一個感覺出去可吸可吐,就看對方整合與否。陰線對位,陽線出去。陽線走,讓陰線回頭。

綜觀上述化氣為勁的功法,依個人有限的領悟歸納出以下三大要點:

第一、氣息穏定:如陳總教練常說的「氣若下不去(丹田)以後就上不來(膻中)」,因此必須先養成丹田的氣息,讓氣下沉至丹田並穏於丹田,足見基礎丹田呼吸之重要。練好丹田呼吸才能進而掌控逆式呼吸。

第二、身體空間開合:藉由己身三關九節的開合形成空間,並依循空間的「軌道」才能正確的將力量傕送出去。而體呼吸的訓練就是在幫我們探索自身的三關九節及氣力運行的軌道,唯有確認自己的三關九節才有能力去感受對方的三關九節,才能聽對方的勁並且著力在正確的軌道上,不致於在運勁時因身體未開或軌道道不正確而產生折痕造成與對方抗力而無法出勁。我們最常出現折點的位置是在肩膀,當力量卡在肩膀時氣息就斷了,變成是用肩膀的硬力在推擠。要修正這樣的問題必要將肩關節的空間打開,才能讓氣息由丹田順利通過傳達到手上。

第三、氣感與意念:在未接觸長洪武術前,總以為運功是要將所有的力量貫於掌上,而接受正統氣功教育後才明白那些都是錯誤的,因為氣息是以意念控制而非蠻力,肌肉用力便會使關結產生死結而使氣息無法通達。而氣感的養成以及以意念控制氣息可說是練習氣功的最大瓶頸,必須於平日勤作基礎氣功的氣息控制法。 

總結上述三大要點,要練好氣功還是必須回歸根本,紮實的練好基礎的呼吸法才有實力體悟中階氣功法的原理。初學者不知其所以然是知難行難如鴨子聽雷,在經歷練習及體悟後或許知其所以然但未必能具體做到氣隨意走,大部份的人都停留在這個知易行難的階段而無法突破(老師曾對這現象下過註腳,其實這非真知也);然而師父引進門,修行在個人,必須抱持長期不間斷練習的決心。 

老師曾再三強調,練氣不是數量問題,而是質量問題,如果了解的不夠,方法不對,練了也是白練。然而經過基礎及中階氣功的練習而對氣感及身體空間有更上一層的體悟時,再回頭去潤飾拳術,會發現打起套路來會磨掉不少菱角,這樣就達到武術精進的目的了。

_DSC2384.jpg  

攝於滿月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mu 的頭像
    sumu

    文邦の美學部落

    sum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